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总书记重要嘱托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6月30日,kaiyun网页登录教育系实践1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政和县稠岭村和长城村。
01
“天山稠岭”焕新颜:生态赋能走出振兴路
实践队首站来到素有“天山稠岭”之称的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调研,留下了“这里自然风景很好,要改变发展思路,发挥山区的生态优势,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又要让村民富起来”的殷切嘱托。二十余载时光流转,这句嘱托始终指引着稠岭村的发展方向,让曾经因贫困而被戏称为“愁岭”的小山村,蜕变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走进如今的稠岭村,青山环抱、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错落有致的传统古民居与现代化的生态茶园相映成趣,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稠岭村利用其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得村民的经济状况日益改善,生活也愈发繁荣,并深刻体验到了在科学思想指引下乡村发展所迸发出的强大活力。
02
“幸福渠畔”忆嘱托:水利命脉润泽新乡村
离开稠岭村,实践队马不停蹄地来到长城村幸福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重温总书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搞好了,春耕生产和农业工作就有保证”的重要嘱托。这条承载着长城村几代人记忆的水渠,不仅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生命线”,更是当地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象征。
站在幸福渠边,实践队员们聆听着石屯镇科技副镇长张旭华讲述水渠修建的艰辛历程和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多年来,长城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幸福渠,渠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不仅灌溉着千亩良田,还成为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次政和之行,让kaiyun网页登录教育系暑期“三下乡”实践1队的队员们深受触动和启发。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